嘿, 我是Mofei!
9
活久见,芬兰的电费单价居然可以是负的
2025年9月23日 18:24

在国内生活的时候,我从来没想过要去琢磨“几点用电更划算”。电费一直都很稳定:电表走多少度,月底交多少钱。即便听说过峰谷电价,差别也不算大,从来不会影响日常习惯。

这里的电费按小时报价

搬到芬兰之后,有一天早上起床,我随手点开电力公司 App,看见当天的电价曲线,整个人都愣住了——下午三点的电价居然是负的。那一刻我忍不住笑出来,觉得自己好像看错了。

下午3点的电价是 -2.50 c/mWh 约 -0.2元人民币每度电

下午3点的电价是 -2.50 c/mWh 约 -0.2元人民币每度电

后来我慢慢才习惯,电价在芬兰就像股市一样起伏不定。如果签的是现货合同(spot price),电价是逐小时结算的。记得有一次凌晨三点,我看了一眼电价,是 2.88 c/kWh;没过多久,到上午十点,就跳到 32.38 c/kWh。短短七个小时,价差超过 11 倍。

凌晨3点和上午10点的电费差了11倍

凌晨3点和上午10点的电费差了11倍

在国内,什么时候开洗衣机几乎没区别;可在这里,要是正好撞到最贵的时段,同样一桶衣服电费能贵出好几倍。那种感觉,就像误打误撞闯进了电力的“高峰股市”。

再说回负电价。听上去好像白用电,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。电价跌到负数,多半是风电、水电发得太多,需求又偏低,市场上干脆“倒贴”用户用掉。听着挺神奇,但账单不会真的变成负的。

因为电费在芬兰其实是几部分叠加的:

  • 电能费:电价 × 用电量(这一项可能为负);

  • 输电费:交给本地电网公司,永远照收;

  • 固定月租:电能公司、电网公司各自可能收一笔;

所以即便有负电价,最后也只是“少付一些”,而不是“电力公司给你打钱”。我第一次发现这一点的时候,心里还挺失落的。

好奇心驱使下我还特意查了一下赫尔辛基最高的电费价格:赫尔辛基历史最贵的电费主要出现在2022年能源危机期间和少数极端事件。在此期间,部分赫尔辛基家庭合同电价在高峰时每度电接近0.49欧元(约合3.8元人民币/kWh),创下民用合同极端价格纪录。

还真是同一度电,今天可能接近白送,明天可能像黄金一样贵。

人们还很在意“电”的出生

让我更意外的是,这里的电还分“出身”。电力公司会告诉你:你用的电多少来自化石、多少来自核能、多少来自可再生能源。更有意思的是,如果你在意环保,还能花点钱,把合同升级成 100% 可再生,或者 100% 无碳(核电)。

我自己的 App 上就显示:

  • 升级到可再生电能:+0.39 c/kWh + €2.90/月

  • 升级到无碳电能:+0.29 c/kWh + €2.90/月

可以付费升级不同类型的能源

可以付费升级不同类型的能源

在国内交电费时,从来没人问过我“你要不要选用风电或核电”,可在这里,这居然成了一项额外的选择。

我特意看了一下我们家的电能来源,由于选择的是默认套餐,绝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和泥炭

  • 56% 来自化石燃料和泥炭
  • 31% 来自核能
  • 13% 来自可再生能源
我们家是默认套餐,使用的内源比例也能查到

我们家是默认套餐,使用的内源比例也能查到

不可预知的电费账单

既然价格这么“不稳定”,那么大家一定好奇我们的具体开销,我翻了翻我们家的账单。2025 年 1 到 9 月合计下来一共是 €221.99,平均每月 €24.7(大约 200 元人民币)。其中 1 月有 €21.26,2 月是 €31.96,到了夏天最便宜,6 月和 7 月只有 €12.08 和 €13.11,8 月甚至有一次账单才 €9.16。不过入秋后价格又明显上升,9 月一下子冲到了 €47.00。整体看下来,夏天的账单最低,冬天和秋天要高一些,这既和用电量有关,也和电价走势有关。

我们家的账单

我们家1-9月的电费的账单

所以,在国内,电费像一条平稳的直线;在芬兰,电费更像一条随风起伏的曲线。有时轻得几乎为零,有时突然一个高峰敲在你头上。偶尔还能遇到负电价,像一场意外的插曲。

对我来说,电费早就不只是一个支出数字,而是一种提醒。它背后有能源结构的博弈,也折射了生活方式的差异。有人会精打细算挑时间用电,有人愿意为“电的出身”多掏一点钱。

📱 喜欢这篇文章?

博客文章会第一时间发布,然后按类型同步到对应公众号

THE END
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或者让你有新的想法,欢迎留言!

Mofei's Friend

avatar
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?
还没有评论
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!

HI. I AM MOFEI!

NICE TO MEET YOU!